东方资讯2023-04-21 15:18:41
【资料图】
□木须虫
近日,教育部印发《关于推开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工作的通知》要求,中小学校和高等学校拟聘用教师在入职前查询《关于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见》《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》规定的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和教师法、《教师资格条例》规定的已纳入教师资格限制库的丧失、撤销教师资格信息。中小学校拟聘用其他教职员工在入职前查询《关于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见》规定的性侵违法犯罪信息。(详见本报今日15版)
2020年,教育部联合公安部、最高检印发《关于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见》。2022年,教育部会同最高法、最高检发布《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》。此次最新印发的通知与前述意见一起,共同筑牢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“防火墙”。
落实教职从业禁止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,一方面是防止能力水平低劣、道德品质败坏者混入教职队伍,败坏师德师风,污染教育净土;另一方面则是对学生特别是未成年人侵害的防范与保护,特别是将那些有暴力、性侵前科的从业者,从学生的身边隔离出去,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安全成长。
严格的入职查询是落实教职从业禁止制度的关键,守好入口事半功倍。教育部此次通知规定,中小学校包括高校,对拟聘用教职工入职查询的信息,主要是两类:一类是涉性侵违法犯罪信息;另一类则是丧失与撤销教师资格信息,即职业资质与遵纪守法的“双重门槛”,有其中任一前科记录的,将会被排除在教职职业准入的大门之外,入职查询给净化教职队伍支起了“过滤网”,为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支起了“防火墙”。
除此之外,2021年9月起执行的《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》第三十六条规定,学校应当严格执行入职报告和准入查询制度,不得聘用“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因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”“因卖淫、嫖娼、吸毒、赌博等违法行为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”“因虐待、性骚扰、体罚或者侮辱学生等情形被开除或者解聘的”“实施其他被纳入教育领域从业禁止范围的行为的”等4情形的人员。显然,推动入职查询还有很大的空间,将“防火墙”筑得更牢。
当然,推进入职查询,关键是消除“信息孤岛”的壁垒,让信息的传递跟得上职业者从业流动的脚步,使具有从业禁止的前科记录的教师无所遁形。推进教职入职查询更是如此,既要实现公安、司法涉犯罪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,以及向教育层面的查询开放,同时,也建立健全教职人员资质管理、违法违规统一的信息平台,如此,才能保证信息查询无遗漏、无死角。所以,推进教职入职查询,落实从业禁止,信息建设、数据互通也要同步加快推进。
关键词: